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19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是赣州市政府直属综合性高职院校。
2021年11月和2022年6月,学院先后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深度合作办学协议,开创了高职院校“跨区合作、优资共享”“湾区+老区”职教创新发展新模式。2022年12月,学院牵头组建赣州职业教育联盟,通过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能力,促进赣州职业教育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院现有新能源汽车科技城校区和安远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79.6万余平方米(新能源汽车科技城校区占地面积57万余平方米,安远校区占地面积22.6万余平方米),并在全南设立了产业学院。现有10大系部50个高职专业,在校学生19000余人。“畜牧兽医专业群”被确定为全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建有校内外实验(训)室223间,图书藏书47万册,电子期刊8000余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亿元。
优秀的师资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650余人,其中高级以上职称114人,硕士以上241人,“双师型”教师189人,高级技师51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省级高层次人才8人(其中7人为江西省第一届首席技师)。有省级以上大(名)师工作室5个,市级“大师工作坊”16个。有国家级技能竞赛裁判和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32人、江西省科技特派团成员7人。
较高的培养质量。学院遵循“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办学理念,一直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中心工作,近三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等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师生共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190余项,市级以上奖项460余项。
丰硕的办学成果。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学成效明显。近三年来,学院教师科研项目省部级以上立项80余项,发表论文100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主编或参编各类教材50余部,拥有专利40余项,先后有30余名教师被聘为省市级各类专家,180余人次获得省市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西选拔赛综合机械与自动化项目集训基地、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江西省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江西省1+X联盟牵头院校、赣州市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基地、赣州市科普教育基地等项目落户学院;学院还当选为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和第三届广东宠物行业职业教育战略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步履不停,奋斗不止;乘风破浪,未来可期。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市委市政府“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及“1+5+N”产业布局,努力走出一条职业教育区域化、区域职业教育产业化、产业职业教育集群化,与当地产业需求对接的新路子,致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职业院校的标杆,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赣州样板”。
安远校区简介:安远远恒佳现代产业学院由安远县人民政府和赣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共建,学院围绕赣州市“1+5+N”产业体系,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是赣州市首个由湾区头部企业参与建设的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是赣州市坚持高质量发展,融入大湾区战略的生动实践。
学院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产城新区,占地面积约339亩,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8万平方,建有教学楼、宿舍楼、科研实训中心、就业创业中心等,配备大型体育馆、400米标准运动场、足球场、STEAM科技馆、智能化图书馆、多功能视觉餐厅等高端设施,建筑融汇欧美风格,典雅别致,突显山水园林风貌,既有依山傍水的书院特质,又有如诗如画的田园情调。
学院吸引和聘请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建有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院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下设现有教育系、信息系和农贸系等三个教学系,开设社会体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和电子商务等六个专业。
学院依托深圳的教育产业优势和企业资源,坚持校企一体化办学、双元制育人,充分发挥学院“校区建在产业园里,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独特优势,坚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坚持基于真实职业环境,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积极引聘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打造多元师资力量,逐步形成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相对接、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相对接、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相对接的“校企双元、三个对接”办学模式。
学院秉持“入学时为企业的后备军、在校时为企业的同盟军、就业时为行业的主力军”培养目标,深化与深圳市衡泰信科技、远恒佳南岭高尔夫球会、深圳市优必选科技、优蓝智慧城市(深圳)集团、深圳市亿道信息(001314) 、深圳市德辉达科技、深圳市中易腾达科技(830982)、深圳十方融海科技、橙皇现代果业、绿之源果业等360余家知名企业的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能支撑,努力打造“老区+湾区”跨省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典范。